【思之有道】加強教學效果 提升教學能力
周薇薇 工學周報 2020-11-27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樣的一個機會與各位優秀的教師進行教學方面的交流,下面我從教學反思與參賽心得兩個角度來進行分享。
基于老師們對我的影響,結合十多年來的教學過程和此次參賽經驗,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堅持努力為準則,以積極引導為橋梁,以正面鼓勵為手段,以實踐應用為導向。前兩點是備課中教師自己要遵循的準則,後兩點是教學中加強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
一是以堅持努力為準則。這裡的堅持努力,指的是堅持不斷地備課、再備課,及時補充教學内容,更新教學方法。一位優秀的教師曾說過:“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備課,不是備過一次就算了,而是應該日積月累,不斷地對知識進行重新梳理、整合、添加、删減,這些需要的不僅是時間、精力,更是做事的執着與堅持。
二是以積極引導為橋梁。有一句英文諺語這樣說:Agoodbeginningishalfdone,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對學生的聽課效果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正面影響,此外,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對學生人生觀的積極引導、對知識興趣的策略引導、對科學探索精神的合理引導,可能對他們一生都至關重要,不能忽視。
三是以正向鼓勵為手段。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一些抵觸心理,他們羞于開口表達,缺乏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很多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基礎相對不好,無論是聽說還是學術英語讀寫,都稍顯吃力。我經常對他們說的話是:“能力隻是一方面,态度對學習來說更加重要,過去的學習已成過去,關鍵要向前看,什麼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而未來一定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隻要學生敢開口讀和說,隻要他們努力去做學術英語練習,我就會給予表揚,我會從他們的眼神中真的讀出他們對自己的肯定,甚至是驕傲。作為教師,肯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欣賞他們的價值,就一定能幫助學生樹立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四是以實踐應用為導向。我想這一條在任何學科中都是通用的,科學研究的重要價值在于堅持應用導向,解決實際問題。實際上,我們的基礎教學也是如此,知識浩如煙海,應該讓學生汲取哪些?通過這些知識讓他們掌握什麼技能?我想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學生一方面會對課程産生興趣,另一方面,他們走向社會時也可以學以緻用,增長技能,這也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的。
教學相長,參加比賽是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成長的機會,我總結出六個字的參賽體會:錘煉,磨練,曆練。
參加教學競賽,錘煉了教學基本功。參賽之前,我們反複修改課件,用心設計教案,一遍一遍地演練比賽學段,這個過程是對基本功的錘煉,能夠讓我們的專業知識更紮實,課程體系更完善,課程内容更有深度,課程站位更有高度。比賽之後,我們會對自己的教學内容進行再加工,争取每一次課都可以像比賽那樣精彩,這就是一種提升。
參加教學競賽,磨練了意志力。要想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我們就需要“用心思、下功夫、多磨練”,把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這需要認真鑽研教材,專心設計課堂教學,精心制作教學課件,背後付出很多努力,我們面對困難沒有放棄,且力争做到最好,這是堅韌的意志力的表現。
參加教學競賽,曆練了教學能力。我認為,教師要想取長補短,需要經常觀摩别人的課堂教學,學習别人怎麼因材施教,怎樣駕馭課堂。教學競賽為大家提供了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的學習機會,同時,我們也可以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應運到課堂教學之中,傳遞給更多的一線老師。教學競賽既是教師自我展示的平台,也是發現别人長處的窗口,更可以讓其他教師學習觀摩,少走彎路。
審核:谷雪 編輯: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