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工學新聞:教學督導雲端護航 保障教學質量“不打折”(鄭玉榮 王麗麗)

時間:2020-03-26作者:文章來源:外語系浏覽:1183

開課三周後,外語系共有36門課程、372門次實施了在線教學,分别占全校的14.6%26.3%,均位居學校榜首。在這三周多的時間裡,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本科生院的統一部署和外語系的具體要求,外語系教學督導組在組長鄭玉榮教授的組織下,對外語系全體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了全覆蓋聽課監督,确保線上監督無死角,确保教學質量不打折。

全面覆蓋,确保線上監督無死角

外語系督導組組員較少,隻有5人,但承擔的任務卻一點不少。在開學的第12周,5位督導組成員對英語專業35門專業必修課和116門次選修課全部進行了聽課檢查,平均每名督導聽課23.2門次。在聽課的過程中,督導重點關注授課質量、學生到課情況、師生互動情況及互動方式,以及是否存在意識形态方面問題、是否存在因師生雙方網絡卡頓而影響授課質量等問題。在聽完課後,督導還要填寫《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測評表》,記錄、反饋聽課情況。

從第3周開始,大學英語教研部的64名教師開始《大學英語》線上授課,這門課程涉及大一至大三3個年級本科生、306個門次。在線課程的大幅增加,意味着督導組肩上的任務更重。考慮到系督導組成員有限的問題,為保證線上聽課全覆蓋,外語系由系主管領導牽頭,組織了系督導組成員、大學英語三個教學團隊負責人及黨支部書記、教務辦人員總計13人的聽課小組。每一位聽課人員對接5名任課教師、25個門次的聽課任務,從中随機抽取班級進行聽課。其中,教務辦人員負責統計開課基本情況和存在的技術問題,填寫《在線教學數據統計表》;系督導組成員采取抽查式聽課,每位督導抽取五位教師的一個班級聽課,主要監控授課質量和授課效果,并填寫《大學英語線上授課情況記錄表》,涵蓋授課整體效果、意識形态、互動情況、互動形式等方面的評價;三個教學團隊負責人和支部書記采取交叉聽課模式,并填寫《大學英語線上授課情況記錄表》和《哈爾濱工程大學本科課堂教學質量測評表》,對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做出全面的評價。聽課教師每日提交彙總聽課結果,及時發現授課中的問題并及時調整和改正。

從督導聽課的反饋來看,外語系的網絡教學達到了預期要求,教學效果良好。


及時反饋,确保教學質量不打折

承擔督導工作的5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工作,有的還擔任基層學術組織負責人和支部書記,各自承擔的任務很重,最多的時候每周要完成15門次的聽課任務。但5位督導都想辦法克服困難,不但保質保量地完成聽課任務,記錄、上報聽課情況,還将在聽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亮點及時向基層學術組織及教師反饋,鼓勵教師做好線上教學,為教師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

在聽課過程中,督導們感受到每位任課教師的努力。教師們精心組織教學,有效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充分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加入課程學習讨論中。如,教學督導梁紅指出,單威老師在《現代漢語》教學中,通過對同一語意的不同地區方言的表述方法,調動學生積極互動,參與讨論分析不同語言的特點。督導孫寰則對和錫明老師的做法稱贊有加,和錫明老師在《第二外國語(二)(法語)》中将26名學生分成若幹小組,進行各種聽說、對話訓練,課堂秩序高效有序,同時各小組互不幹擾,教師又能夠同步監聽,達到很好的課堂效果。同樣讓孫寰稱贊的還有沈思老師的教學方法,沈思老師在進行《學術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掌握學術英語的詞彙、句法結構表達,采用電腦分屏的方式同時給出兩篇文章,讓學生對比分析,總結學術英語的言語特點。孫寰認為,這種教學方法,較之于讓學生翻譯一篇學術文章,更加有效,使學生一目了然。

為了能夠彌補網絡教學的時空限制,督導們發現很多教師都嘗試了多種方法,除了使用不同平台的在線直播外,還同時使用QQ群、微信群等多通道同時工作。直播講課的同時,也關注着其他渠道的信息反饋,讓每個學生在線上課堂受到和實體課堂一樣的關注,讓他們的學習問題及時得到解決。督導王欣指出,《大學英語》的U-課堂慕課内容在這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學生自主學習U-課堂慕課,教師在U-課堂平台中監控學生學習進度,線上輔導答疑,實現了翻轉課堂。督導鄭玉榮認為,在線課程教好了,一樣能達到線下課堂的效果,在有些方面甚至更好,張俊南老師的《語音基礎》本來是選修課,但他出色的教學吸引了本年級48名同學一個不漏地選擇了這門課,選修課上出了必修課的效果。督導王映哲則發現王欣老師的課程課件新穎獨特,英語發音悅耳動聽,給出了一堂視覺和聽覺的盛宴的評價。

疫情當前,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同樣十分注重學生的思想成長,這一點也是督導們認為值得推廣的。督導孫寰在聽陳岩老師《第二外國語(二)(俄語)》時,發現上課初始先向學生播放學校的軍号令,很有儀式感,也令課堂環境變得嚴肅認真;随後陳岩老師用俄語向學生介紹抗擊疫情内容及相關詞彙,使學生在語言國情方面緊跟時事。大學英語的劉丹、嚴甯、吳璇、趙靜媛老師,則在課前播放學校主樓升國旗的視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以校為榮的自豪感,提高了學生主人翁意識。參與聽課的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一團隊教學團隊支部書記楊劍老師在聽課後發現曲穎老師課程lead-in中内容很有價值引領效果,馬上整理後推薦給其他老師。

督導梁紅認為,在直播講解的基礎上,适時加入時事新聞,對于幫助學生成長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劉豔春和梁田兩位老師通過疫情當前的狀況,引入論證觀點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朱戈勳老師在講授《專題閱讀》時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提供了《經濟學人》最近關于全球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問題《The Pandemic - Going Global》,能夠讓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全球各國對這次疫情的看法,開拓學生的視野。

這些好的做法督導會及時向教師反饋,讓迷茫中的教師得到認可,讓努力的教師看到方向。同時,督導也注意總結聽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幫助老師們不斷改進,比如希望教師注意教學内容的安排,避免教學内容過多、學生負擔過重,也要注意教學内容不能過少,在直播過程中避免出現大量留白和意義不大的互動;并希望教師将教學内容适當碎片化,直播講授階段化,測試形式多樣化,與學生的互動留出合理的空間,加大提問互動的頻率,多樣化互動的方式,避免過長的直播使學生産生疲勞感。

外語系5位教學督導用他們的切實努力幫助教師提高在線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他們也寄語教師:學生在家學習,等于讓學生把學校搬回了家裡,因此教師的講授不僅僅隻是面對着學生,更是直接面對着家庭、面對着社會。因此我們各位教師更要擔當起這份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教書育人,做好學生的四個引路人

                                               審核:胡瑩潔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