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課程思政”建設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時間:2019-05-08作者:文章來源:外語系浏覽:6656

宣講家網   2019-05-07

韓憲洲    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事業特别是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視。為了落實好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高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實踐,其中“課程思政”建設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和載體。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後,“課程思政”在高校成了高頻詞。今天,結合“課程思政”的建設,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習和實踐的體會。

一、“課程思政”的背景

1.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是“課程思政”認識的緣起

2016127日—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結束當天晚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主持召開了教育部黨組會,傳達學習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這次會議是一次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要會議,是高校黨的建設曆史上的裡程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是指導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了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人民日報》(2016129日)關于會議的報道的第一段是這樣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該報道的标題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如果用一段話來概括會議的主題,就是剛才新聞報道的第一段;如果再精煉一點,标題的這兩句話就是更凝練的概括。對于“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句話,坦率地講,當時可能沒有特别突出地理解,什麼時候反過頭來再對這句話進行深入理解?是20185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後,我們反過來再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精神,對第二句話的理解認識深刻了很多,一會兒我們再來講這段。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論斷。

第一,以學生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三個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三,用好主渠道。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隻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事,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是“課程思政”的緣起。

為什麼這麼講?在這之前的描述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那麼,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與以前的描述是不一樣的。習近平總書記說,“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那麼所有課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課程思政”的概念就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

2.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是“課程思政”認識的聚焦與深化

20185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簡稱為“5·2”講話)包含着對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這是黨的十九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去高校發表的重要講話,具有特殊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裡這樣說:“我想就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同各位同學和老師交流一下看法。我先給一個明确答案,就是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那麼,高校怎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接着說:“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大學對青年成長成才發揮着重要作用。高校隻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此,有3項基礎性工作要抓好。”

第一項基礎性工作,堅持辦學正确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要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轉化為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自信。

緊接着,習近平總書記又講,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準。要把立德樹人内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

第二項基礎性工作,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那麼,什麼樣的教師隊伍算是高素質教師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提出,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應該說,我們對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的要求都不陌生,在這裡第一次提出“育人水平高超”的要求,這也是高素質教師隊伍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能力。習近平總書記講,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這個要求,他在全國高校思政會上也講,可見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标準應該是師德師風。要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第三項基礎性工作,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而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我們在思考第三項基礎性工作的時候,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為什麼?在大學工作的同志對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應該說都不陌生,然而怎麼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體系中去?标準答案在哪裡?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是一個整體并不斷深化。現在,我們反過頭來再去學習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再去看《人民日報》的那篇報道,我想我們對其标題中的“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含義應該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是“課程思政”的緣起,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是“課程思政”這個概念的聚焦和深化。因此,“5·2”講話對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影響是長期的和深刻的。

聚焦與深化體現在,立德樹人落實在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之中。“5·2”講話之後,教育部在2018621日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陳寶生部長在會議上指出,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學科思政體系正在形成。加強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層面來認識。……高校要明确所有課程的育人要素和責任,推動每一位專業課老師制定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此後,教育部公布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号),也就是通常講的“40條”。其中,第九條是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過程中,着力推動高校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做好整體設計,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科學合理設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強化每一位教師的立德樹人意識,在每一門課程中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顯著的精品專業課程,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堂,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指南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提出“要以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着眼點”。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他又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對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高校的青年成長發表過很多非常重要的講話。20145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現在在高校學習的大學生都是20歲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很多人還不到30歲;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很多人還不到60歲。也就是說,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你們和千千萬萬青年将全過程參與。”2016127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點評“95後”大學生。習近平總書記講,“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現在高校學生大多是‘95後’,再過兩年,新世紀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進高校校園。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對當代高校學生,黨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