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新内涵、新模式、新要求
8月4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育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做了詳細闡釋。
切實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育工作重要講話精神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别是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集中體現了總書記的教育思想,是新時期指引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把握新内涵、構建新模式、落實新要求,切實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既是我國高校的特色,也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勢。彰顯這種特色,體現這種優勢,需要從教育的規律和體系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學理和方法上,正确認識和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
教育的思想和思想的教育
教育的思想服務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育的方向;思想的教育着力于靈魂的塑造,是教育的核心。
一方面,要用教育的思想引領思想的教育。我們黨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于黨的教育方針、聚焦于辦學方向,當前更是反映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教育思想,集大成者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育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育思想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教育思想,借鑒了當今世界優秀教育成果,總結了我們黨領導教育工作的曆史經驗,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是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動指南。
另一方面,要在思想的教育中實踐教育的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用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育思想引領辦學治校、育人育才,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武裝頭腦,增強師生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不斷堅定“四個自信”。
教育的使命和使命的教育
教育的使命是教育的價值取向,使命的教育是教育的責任擔當。
一方面,教育的使命與黨的使命、國家的使命和民族的使命密切相關、融為一體。在當今中國,教育的使命就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的“四個服務”,即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另一方面,使命的教育就是踐行教育的使命。離開了使命的教育是空中樓閣,要用黨的、國家的、民族的使命來教育引導師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人民、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之中,樹立起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曆史使命。
教育的行為和行為的教育
教育的行為是教育活動的基礎,行為的教育是教育活動的指向。注重教育的行為同重視行為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聯系。
一方面,教育的行為能夠影響人、塑造人。教師是教育的主體,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相統一”的明确要求,即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另一方面,行為的教育體現教育的價值和導向。學生是教育的客體,要注重其行為養成、知行合一,引導他們做到“四個正确認識”,即正确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确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确認識時代責任和曆史使命、正确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并體現到實際行為中。
教育的生活和生活的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也是教育,這是一種重要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要營造富有内涵的教育生活。就是要立足于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提出的“四個堅持不懈”,即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挖掘出學生喜愛的教育生活元素,構建起學生接受的教育話語體系。
另一方面,要開展有針對性的生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宏觀上是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微觀上是為學生解答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麼樣的人的過程,要運用活的理論、引用活的案例、使用活的方法,及時回應學生在學習生活、社會實踐、就業創業中所遇到的現實困惑,培養學生理性平和、陽光向上的積極心态,訓練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教育的方法和方法的教育
教育的方法決定着教育的效果,方法的教育體現着教育的傳承。
一方面,要不斷改進和優化教育的方法。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不斷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
另一方面,要不斷推進和加強方法的教育。要教給學生方法,特别是方法論,教他們如何認識和改造世界、如何認識和改造自我,善于把握曆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為一生的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方法基礎。
要“有虛有實”
從内涵和方法來看,思想政治工作是務虛和務實的統一體,必須虛實結合,求得實效。
要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引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堅持用科學的理論培養人、用正确的思想引導人、用輝煌的成績鼓舞人,促進廣大師生理解、消化、吸收“虛”的理論和“大”的道理,并作為自身行為的導向。
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虛”功“實”做、“實”功落地,切實把“軟指标”變成“硬約束”。
要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中統籌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四梁八柱”和“雙一流”建設的頂層設計中,從改革思路、改革目标、改革路徑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真正建立務實管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長效機制。
要“有棱有角”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意識形态的基本屬性,必須旗幟鮮明、棱角分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高校的鮮亮底色。
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态的主導地位,占領陣地、守住陣地、管好陣地,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敢于亮劍、敢于站出來說話、敢于表明态度,決不搞愛惜“羽毛”那一套。
要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公開言論守規矩,加強對課堂、講座、論壇、網絡等校園思想文化陣地的規範管理,防範各種錯誤思潮和觀點在高校裡的傳播。
要“有情有義”
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理性原則和情感原則的辯證統一,注重情和義、情和理的交融。
從本質上講,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反對千篇一律的,應力避千書一面的“大一統”、千人一面的“一般齊”,加強對工作、服務和教育對象的供給側、需求側研究,将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話語體系作為突破口,注重文化的浸潤、感染、熏陶,運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漫灌”和“滴灌”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與針對性。
要找準情感的“觸發點”、思想的“共鳴點”,引導教師當好“經師”“人師”,幫助大學生“系扣子”“指路子”,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在關心人幫助人中教育人引導人。
要“有滋有味”
做思想政治工作如同“烹小鮮”“制大餐”,既要營養健康,又要新鮮美味。
要按照“配方新穎、工藝精湛、包裝時尚、終身受用”的要求,把深刻的道理通過鮮活的教育載體與表現形式講清楚、講透徹,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要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關聯性、互動性強的特點,推進“思想政治工作+互聯網”,從“指尖”直抵“心間”,形成網上網下育人合力。
要拓展網絡陣地,推動校園網絡平台互聯互通,形成正能量集群效應;優化網絡内容,推出有态度、有溫度、有厚度、有力度的網絡文化産品;健全網絡評價機制,有效增強網絡上發文、發聲的内生動力。
今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标準年、質量年、基礎年”。要把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引向深入,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強化基礎、抓住重點、建立規範、落實責任”的方針,紮實推動和落實好幾項重點要求。
入“深”入“細”
深,是指深刻理解和掌握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把握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結合規律性、前沿性問題研究,在解決好“怎麼看、怎麼學、怎麼幹、怎麼評”過程中,立足整體、着眼長遠,強化學理化支撐,推動工作實踐向縱深發展。
細,是指精細到師生内心,精準施策、定向發力。從結構上細,關注每一門課程、每一項活動、每一個載體;從内容上細,做到分類指導、個性定制;從措施上細,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這門“微雕藝術”,有溫度、有質感,可觸摸、可感通。
落“小”落“全”
小,是指聚焦小的具體問題,由“大”至“小”,由“小”入“微”。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握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成長需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克服大而化之、着力于一般、忽視特殊和個别的現象,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制定“任務書”,确定“路線圖”,繪好“時間表”,指定“責任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小落地。
全,是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明确要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腰杆硬、底氣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三“全”并舉,着力“大思政”,構建“大格局”。
做“好”做“實”
好,是指有特色、能創新,各打各的優勢仗、各走各的特色路。要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開展品牌化營造,着力培育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示範區”,着力打造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綜合改革試點的“示範區”。要解決好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機制、激勵機制、督導機制等問題,着力機制化推進,激發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活力。
實,是指做實功、謀實效、求實績,努力實現“四個合格”的目标要求。要推動績效化評估,加強督導化檢查,形成層層傳導壓力、級級壓實責任、人人挑起重擔的工作格局,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項任務全面落實。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當作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完成,當作教育戰線一項基本建設來對待,當作教育戰線各級領導幹部一項主要職責來承擔,種好責任田,守好主陣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